1. 首页 / 帮助

工布地区民族文化

  工布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工布江达县、林芝县和米林县。工布地区主要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十几个民族和登人。工布一带的服饰、舞蹈、节日和建筑风格,以及饮食都有着独特之地。来到工布地区能让您领略特异的风俗民情和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

  节日

  位除藏历新年外,工布地区还有两大节日,即:工布新年和萨嘎达瓦节。萨嘎达瓦节:每逢藏历的4月15,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

  藏历新年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酥油灯节,而工布新年是丛每年的藏历十月 一日开始。据说七百多年前北方的霍尔往藏东南进犯,工布王阿杰要带领工布男儿为保卫家乡去打仗。军队远征,不知何年何月人才能返回家乡,这时离过藏历年的时间不员了,阿杰布决定把新年提前到十月初一(军队出发前)欢度。据说,提前过了年的男子们心里痛快,作战十分英勇,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这个习俗一直传下来,共布地区就在藏历十月初一过新年,称为“工布洛萨”,是工布人民喜庆的盛大节日。

  工布节期间还有丰富多采的娱乐祭祀活动。初二开始,白天男子要进行跑马射响箭、摔跤、抱石头等比赛,女子除为骑士和箭手唱歌助兴外,大家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晚上点燃篝火,火堆旁搁一个木桶。凡来跳舞的人都带一壶青稞酒倒进大木桶,然后围着篝火边饮酒边跳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热闹非凡。初三,每家每户到村庄附近的山上悬挂经幡,从山顶挂到山下,以祭奠祖先之灵。

  歌舞

  工布人喜好歌舞,尤其擅长工布箭舞。舞蹈动作多取材于射箭、打猎等生产、生活动作,节奏鲜明,张弛有度。男子动作洒脱利落,威武彪悍;女子长袖善舞,婀娜多姿,在藏式舞蹈中独树一帜。工布歌曲曲调优美,不管是声音高亢、辽阔悠远的牧民长调,还是节奏明快、声音清越曼妙的农区短调,都让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特别是女子唱腔,千回百转,如百鸟歌唱。

  餐饮

  工布藏餐用料广泛,独具特色,比较出名的有烧烤藏香猪、牛肉汤包、松茸辣椒酱、旁贡(捂肉)、小麦烤饼、荞麦饼、藏香猪腊肠、牛髓汤、生鱼片、煮牛舌、烤羊排、无情牛肉汤(无情草炖牛肉)、扁米油茶等。此外,土巴(藏式腊八粥)、酥油茶、青稞酒、酸奶、风干牛肉、甜茶、糌粑、牛肉汤、奶酪等则为寻常饮食。工布藏餐原料均采自野外,稍加烹饪,保持了自然风味,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质朴无华。

  服饰

  工布服饰皆由当地人手工制作,他们通常头顶华贵的狐狸帽和毡帽;项上佩带多串由珍珠、玛瑙、珊瑚、绿松石等缀成的项链和嘎乌(佛盒);男女耳环多为宝石;着装原料是羊绒织成的氆氇,以印度绸缎镶边,以虎豹、獐子、水獭、猴子的皮张加工而成的服饰,并佩以金银腰带,玉佩,且喜挂藏刀,脚蹬藏靴,看起来富贵华丽,雍容大方。

  工布人平常穿一种被称为“果秀”的藏装,这种服装的特点是套头式长坎肩、无缝接、以当地手工织染的氆氇为原料。颜色一般为黑色和紫红色,领口、袖口、下摆镶上缎边。男子纯夏带氆氇缝制的毡帽,帽檐往上翻,镶彩缎。女帽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圆筒形,边上镶彩缎;另一种上部为圆筒形,帽沿燕尾形,均香彩缎。这种燕尾冒带法很讲究,燕尾朝左或右代表未婚,燕尾朝后代表已婚。

  建筑

  工布江达县房屋建筑多为碉房,原料就地取材,以片石、木材建成,顶层夯土严实,冬暖夏凉,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梁柱窗户多精雕细刻,并涂以七彩颜料,墙壁多饰以精美壁画,画像色彩艳丽,人物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其内容多为神话传说;楼房内有厅室数间,起居室、客厅、厨房齐备,在房屋的后墙上还有一突出的小屋,不过那可不是住房和仓库,而是厕所,看来可真是分工细致,布局合理。墙壁上一般画着精美壁画,内容为吉祥八宝图和神话传说,既有民族特色也美观实用;柱子和窗户上精美的木雕更加感叹不已。

本文由'八坂英喆'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