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少数民族节日风俗:壮族“花街”

  每年旧历三月,聚居在广南县旧莫、者兔、那伦等乡村的壮族人民,都要先后在三个街场赶花街。在花街上集中对歌,成了壮族人家青年男女一年一度的欢乐盛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国以后的花街会,除了青年人谈情说爱、恋爱、结婚的内容以外,还增加了歌唱建设新成就,或唱幸福生活、美好理想、高尚品质的内容。

  每逢花街之日,壮家姑娘有的穿着青衣筒裙,脚登绣花鞋,头戴花毛巾;有的用自织土布紧身镶边衣打扮,佩戴翘角线结布巾,三五成群,成群结队各自带着精心制作的花糯米饭,还带着私下绣做的布鞋以及手帕等礼品,从四面八方,奔走而来;这时小伙子们穿着格外讲究的细料裤子、白衬衣,有的推着单车,说说笑笑赶到街场。他们开始是走走串串,见了熟人问寒问暖,了解新情况、新事物。继而物色好对象,男男女女,互相约会,分别聚会成三四人或七八人不等的对歌群。这时摆开阵势,开始对唱。首先推出二人开唱,对起歌来,随后自动接替对唱。他们讲究在对唱中要有问必答,要问得好,答得妙,才算高手。如此,一对对一对,一群对一群,大街上、两路旁、树荫下、小河边,到处都是唱歌的对手。歌声悦耳,此起彼伏,尽人欣赏,使人们进入到一个欢乐的世界。当对歌告一段落时,参加对歌的已婚男女自动散去,未婚男女一般都各自选择对象,细语声声,情深意长地漫步走着。这时姑娘打开提篮或布袋,捧出花糯米饭或布鞋等物递给男方;男方青年则以手饰、针线、糖果、布伞等物回赠。此后他们有可能结成良缘,成为佳偶。回忆起这种情形,在他们的婚史上,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

本文由'蓉沼芳洲'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