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50年前的厦门轮渡:6条木质摆渡船每天载客上万人次

­谈起往事,林跃真如数家珍。(记者徐景明摄)

­1966年,33岁的林跃真从部队转业到厦门轮渡站(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前身),任站长。当时轮渡有70多名员工,办公室加上售票房,只有十几平方米,开个职工会,都要趁晚上收班后,到轮渡客船上开。虽然条件很苦,但每个人忙似陀螺,也不觉得有什么——林跃真任领导职务,他每日到处“补位”,开船、售票、当水手,全都干过。

­6条木质船,载客量约900人

­“1966年时,轮渡的客船,还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木质摆渡船,一共6条,船号是11、12、14、15、16、17号,没有13号,因为13号在一次航行中出了事故,搁浅在龙海斗美,这个船号之后就不用了。”说起当年,今年80多岁的林跃真仍如数家珍。

­6条木质船,载客量加在一起只有约900人,面对当时高峰期上万人次的日客流量,捉襟见肘。当时,鼓浪屿是厦门成熟的城区,岛内的工业也开始起步,每日都有大量的市民乘渡轮出行,去玻璃厂、灯泡厂、造船厂、化工厂上班。

­为了能够完成运输任务,客船每日早上5点到晚上12点不间断运行,“高峰期轮番上阵,四五分钟一趟。”林跃真回忆,“当时码头设备简陋,最多只能容纳1艘船靠泊,有时候调动3艘对开,靠泊位置不够了,还得临时在海面上等一会儿。”

­每逢春节,乘客排队是家常便饭。轮渡这边的乘客要排到附近的街心公园,绕着圈排成“蚊香队”;鼓浪屿那边,则“一字长龙”,排到老邮局门口。

­安全第一,靠扩音器喊话维持秩序

­虽然船少,但航线相比今天,还多出几条。比如,除了厦鼓航线,当时还有第一码头到嵩屿,第一码头到马銮,第一码头到集美,不过,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不少航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船少客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军人出身的林跃真更是时刻牢记这一点。当时,他每日最揪心的就是上下客船的引桥,“只有一条引桥,宽度三米不到,上下客流不分,摩肩接踵。”林跃真说,“高峰期的时候很拥挤,人一着急就容易吵架,我们特别担心会出事故。”为了维持秩序,轮渡员工用黑色油漆桶将人流隔成队伍,用铁筒扩音器喊话,节假日一整天下来喉咙嘶哑。

­船上也一样拥挤。由于是木质船,到了夏天,不透气且闷热,还有一股酸臭味,不少乘客不愿意进舱,宁可脚踩船舷“挂”在外面,浪若大就很危险。“开始是劝,劝到后面,为了乘客的安全就要强行将其拉进舱门,那时候,为了保证乘客安全,轮渡员工是出了名的‘硬气’。”说起这段往事,林跃真笑了。

­轮渡升级,两艘铁壳船成主力

­坚持了10年后,1976年,轮渡开始大幅升级码头和船舶,林跃真说,那是他记忆最深刻,也是最高兴的一件事。

­为了满足需求,轮渡在当时造了两艘500客位大铁壳船。“当时,我们有个在山上长大的老领导,坚持继续造封闭式的,他说,敞开式的船,风浪打进来,乘客往一边躲闪,船容易翻。”林跃真说,“但我去上海看过,客船都是敞开式的,底宽、通透,根本不会翻船。”

­顶着老领导“行,你搞你搞,出事找你剥皮”的妥协,两艘铁壳船造好了,不仅浪大翻船从未发生,修船工再也不用惦记着木头船何时该“三年一换底”。再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轮渡开始搞多种经营,如海上舞厅、环鼓游,用的就是旧木质船,算是这些船舶退下一线后发挥“余热”。

­船有了大变化,码头也有了双引桥,上下客流实现分离。不过,船多了,林跃真又开始担心船舶会在海上相撞,除了两周开一次安全会,他还在码头上写了副对联“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大意”,用来警示船长们。

­提升服务,轮渡实现“华丽转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轮渡开始在安全运营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比如厦门多台风,每次台风过后,如何尽快组织恢复生产成了难题。“之前要去白水营避风,但台风一过,客人积压严重。所以必须要就近找个避风坞。”林跃真回忆。后来,轮渡利用鼓浪屿的一个小避风坞,保障台风后的运输。

­有一次台风来,林跃真和另外一个同事,两个人顶住碗口粗的缆绳,冒着狂风暴雨坚持了一个晚上。为了第二天的运营,船绝对不能被吹走。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旅游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轮渡员工们脸上笑容多了,船班班次更准,码头内外更整洁。几个细节,可以看出轮渡在服务上的变化——轮渡趸船上,挂着的轮胎多达70个,客船靠上去,可以确保无缝对接“不夹脚”;趸船铁门关闭的缝隙,预留10厘米,防止意外夹伤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船,水手和站务员都会主动上去扶一把。

­现在,林跃真已经退休20多年,但他说,自己一直关注着轮渡的发展,尤其是动车开行之后,来厦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轮渡及时进行转型升级,安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让他十分欣慰。

­【征稿启事】

­●征文内容:

­围绕“厦门轮渡正式开航八十周年”这一主题,征文内容可包括:

­1轮渡不为人所知的发展史;

­2与轮渡相关的真人真事;

­3未公开过的轮渡老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

­4与轮渡发展相关的物件,如成系列的旧船票、轮渡旧物等及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

­●征文时间:

­6月6日至8月6日。

­●征文要求:

­文字不超过3000字,史料准确,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洗练。投稿文体可以是散文、杂文、真实的故事,其内容一定要与轮渡有关。

­●征文奖项:

­设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600元;三等奖6名,奖金各400元;优秀奖15名,奖金各2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征文邮箱:

­zhengwen@xmferry.com,注明“轮渡征文”字样,并留下真实姓名、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