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崇武石获或为国内现存年代最久(图)
在惠安召开的海峡两岸石获(沪)学术研讨会上,专家表示
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可进一步保护开发
伫立海边500多年的石获,静静看着潮起潮落。从2014年12月23日起,本网持续关注崇武石获,相继刊发了9篇报道。惠安崇武镇五峰村峰后石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国内有文字记载、建造年代最早的石获。在峰后海边沉睡了500多年的石获,正在掀起学术界研究的热潮。
昨日,海峡两岸上百名专家、学者和文史爱好者,专程来到崇武峰后,一睹石获真容,并召开“海峡两岸石获(沪)学术研讨会”,探究两岸石获渊源,共商石获保护之计。
崇武石获掀起学术界研究热潮 (资料图片 陈小阳 摄)
上百名文史爱好者 共赏500多岁石获
昨日上午,海峡两岸的上百名专家、学者、文史爱好者,参观了位于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的石获。2年前,石获被重新发现,当地镇村沿着海边修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连接村道和崇武镇区。同时,海边也建起了“观景台”。
石获,是一种古老的陷阱类堤堰式石结构定置捕鱼工具,其原理是根据潮水涨退及鱼群回游特性,在海上筑起一道道的弧形石墙;涨潮时,鱼群会顺着海水流动进入石获觅食;退潮后,石获就拦住了鱼群回游的路线,渔民通过这种方式捕鱼。
峰后的石获,总长312米,最远处离岸400米,成石堤状,获头为吃水最深处,高1.9米,宽5米;获中高1.8米,宽4米,设有一个中涵口和两个小涵口;获尾为吃水最浅处,高0.9米,宽2米。
2014年,惠安重华文史研究会秘书长陈金良和同事,在崇武峰后的飞钱陈氏宗祠,偶然发现了陈氏族谱中有关“石获”的记载。根据推算,其建造的时间大概是在明朝成化至弘治年间的1486年至1490年。
据了解,这种构造在中国台湾的澎湖及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峰后村民将石获称为“石护”、“鱼护”,澎湖称为“石沪”,其他地方称为“鱼沪”。
内地先民移居台湾 带去相同耕海技艺
与会专家表示,峰后石获,很可能是目前国内年代最为久远的石获。而台湾地区的石沪,也应该是源自海峡西岸。
“筑造形式、技艺原理均相同,同出一脉!”昨日上午,台湾省澎湖科技大学观光休闲系李明儒教授表示。他说,峰后石获,规模很大,建成时间比台湾省澎湖的早了200多年,而澎湖关于石沪的最早记载,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李明儒说,明代尤其是清代年间,有大批泉州渔民移居台湾,台湾地区的石获技艺最有可能源自于这些先人。
与会专家一致赞同这样的观点。陈金良介绍说,明朝年间已有关于泉州惠安石获的大量记载。编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惠安县志》关于课税中的条文记载中,就有41所石沪及鲎沪等均须纳税的记录。
泉州文史专家、文博研究员黄真真说,泉州沿海一带的海洋捕捞方式较为先进,石获这种海洋生产技艺,在明朝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形成规模,内地民众移居台湾后,可能带去相同的海耕技艺。
泉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陈笃恒认为,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建筑风格、捕鱼方式、生产工具等传播到各地,很多“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崇武石获内涵丰富 可进一步保护利用
“经过调查,台湾省有609口石沪,其中澎湖有180口左右。”李明儒说,现在澎湖拥有多个闻名世界的石沪,如“双心石沪”等,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品牌。
2015年1月,陈笃恒和市政协委员郭培明提交提案,建议将石获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相关研究和规划。当年,惠安县的政协委员们也提交了保护研究石获的相关提案。惠安县政协提案与社会文史办公室主任林凌鹤认为,石获遗址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对于研究闽台两岸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崇武石获这样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尽早妥善保护,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峰后石获有进一步保护和开发的潜力。”李明儒说,因为时间久远,筑就峰后石获的一些花岗石慢慢散落,用来流走淤泥沙土的3个出水涵洞也塌陷了,需要相应的整修。
记者了解到,峰后石获已被纳入创建崇武全镇域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里。惠安县崇武镇负责人说,除了建设沿岛路、石获周边的观景台,崇武镇还在石获遗址周边进行整治清理,一个包括石获、海滩景致、历史景点的旅游新点正在发展。(记者 廖培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