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入列空军后成功首飞被业内称为“胖妞”
运-20机组人员。刘应华 摄
京华时报制图杨立场文/新华社
昨天,空军运-20飞机列装首飞记者会在成都举行。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介绍,中国自主发展的运-20飞机在空军航空兵某师成功首飞。这架重达200吨的大型运输机被业内亲昵地称为“胖妞”,从试飞阶段就经历了极寒、高热、高海拔等多种极端环境和气候考验。由于新技术人机界面的引入,在减轻飞行员操纵飞机压力的同时,也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介绍,本次交付空军列装的已有两架运-20,对于未来空军需有多少架运-20才能满足需求?申进科在回答京华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肯定是多多益善。”
准备
每年制定人才规划应对装备发展“运-20飞机作为"国之重器",首装我们师,全师官兵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昨天,在空军运-20飞机列装首飞记者见面会上,首装承训运-20航空兵某师师长陈钢回忆起初见“胖妞”时的情景,仍十分激动。
运-20飞临的那一天,连日阴雨的驻地突然转晴。远远的,深灰色小点在人们视野中,慢慢变大、变大……随着运-20低空掠过机场,轰鸣声贯穿耳膜,巨大的翼展,威武的外形,让在场的官兵久久震撼。
陈钢所在的师以往主要依靠运-8、运-9等中型运输机来担负运输任务,在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装备的更新换代、任务的拓展延伸,运-8、运-9已经不能满足战略运输和未来作战的需要,运-20列装将解决我军运力不足的问题。
“运-20已列装我师并成功首飞,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很好的起点,但在运-20试训上,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陈钢说,但只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科学筹划好每一次任务、每一次飞行、每一个起落,将会尽快形成战斗力。
作为一支年轻的航空兵某师,此次运20为何会选择在此服役?陈钢说,部队从组建到现在,时间非常短,没有一些大飞机部队组建长。但作为一个新组建的部队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运-8、运-9的改装训练,师装备发展非常快,要适应这种装备快速发展,要防止出现装备快速列装而人才战斗力跟不上的问题,对此部队采取人才和战斗力培养具体措施。
首先,将运-8轻型机机长快速改装成中型机机长,每年制定战略规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装备等人”的现象。其次,在保障方面,从最初的勤务保障部队向战术级投送力量转变。随着运-20的列装,目前已经具备首装承训的任务。“军委决定放在我们师,也是基于前期的装备快速发展,具备这个能力。”
试飞
在极限飞行和特殊环境中挑毛病
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中国人民期盼,空军官兵期待。申进科表示,与“列装首飞”同样需要铭记的是,2013年1月,空军试飞员驾驶运-20飞机成功首飞;2014年11月,空军试飞员驾驶运-20飞机首次参加中国国际航展,展现了中国力量、精神和文化。
中航工业大飞机办公室主任朱谦介绍,运-20用了5年实现首飞,9年交付使用,顺利阶段性任务完成。在交付前期的试验性飞行阶段,运-20去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也去过中国最北边的呼伦贝尔体验高寒气候,此外,还试验过高湿、高热、雨天和夜航等一系列极端环境和气候。
空军试飞员邓友明介绍,大飞机工程研制包含许多新工艺,涵盖了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等多个领域。为了运-20的试飞任务,他们专门组成首批试飞小组,经过4年准备参与设计、地面实验,同时,参与编制各类文件、资料、手册,进行安排封闭式训练。依靠自己独立自主完成了时速、抗震、高温、高湿、高寒等复杂条件的起降试飞。试飞结果证明,运-20具有优良的气候特性、起飞着落性能和承载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延伸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在极限飞行和特殊环境的飞行,试飞员感受如何?邓友明认为,试飞就是要探索前人没有涉及到的领域,试飞员来自于飞行员,又不同于飞行员。飞行员要适应翼型飞行和翼型装备,而试飞员要最大限度发现飞机的问题,查缺陷和挑毛病,并对设计进行完善。
在寻找问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高风险和复杂的极限试飞科目,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试飞中需要进行大量地面准备,使用允许的最大速度为试验起点,并逐步增加速度,在增速过程可能遇到颤震的风险,需要对颤震发生的可能性和特点进行分析,并保持和设计工程人员的沟通。“试飞是一个团队在飞,试飞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信号,因此要求试飞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也是专职的。”邓友明说。
感受
体形看似笨重驾驶起来很轻便
与国外大型运输机相比,此次运-20的飞行机组人员大大精简,是否意味着飞行员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操作要求?对此,邓友明表示,从飞机操纵来说更复杂,以前要实现对飞机的安全操纵,需要有更多人去参与操纵,但随着科技发展进步,飞机发生本质变化,由于新技术人机界面的使用,也会减轻人员使用的压力。同时,对于人员培训比以前复杂,人员虽然精简了,但自动化程度高了,对人的要求更高了。
作为运-20列装首飞飞行员,滕辉昨日回答京华时报记者提问时也表示,此次飞行员从过去单纯的驾驶员,转变为飞机资源的管理者。每一名机长好比一个大型企业的CEO,从一名“一杆两舵”的飞行员成为机组资源的管理者。与他以前参加的历次改装不同,此次运-20改装培训突破传统培训模式,让飞行更安全和高效。
运-20的飞行培训与改装都有颠覆性改变。如飞行培训融合民航培训机制,缩短了培训周期,从民航的培训模式切入,对掌握飞机提供了很大帮助。“别看飞机胖胖的,以为驾驶起来会不会有点笨重,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通过人机界面的驾驭指令,飞行起来很轻便。”滕辉说。
讲述
东北老航校后代亲历运-20首飞
见证中国航空力量由弱到强
在发动机深沉的轰鸣声中飞机加速滑跑,几乎在整个跑道的中段就平稳离陆并快速爬升……作为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的后代,常砢和刘飞保近日目睹了运-20飞机完美历史性首飞。
常砢是原空军指挥学院研究部副师职研究员,是我军最早的飞行员之一常乾坤之子,父亲是东北老航校第一任校长。而刘飞保是原北空装备部副部长、空军一级战斗英雄、新中国首批战斗机飞行员刘玉堤之子。看到运-20首飞后,常砢感慨,有生之年能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对他们这一辈来说,真的非常兴奋。
常砢和刘飞保的父亲当年在东北老航校条件非常艰苦,当时抗战刚胜利,学校留住了日本航空队300多人,负责训练飞行员。学员只能用日本战败残留的旧飞机,拆东墙补西墙,好多架飞机拼凑起来才能组成一架完整的飞机。
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学校当时还要不断转场组织学员继续进行飞行训练。火车走不动了就人力下来推,把飞机和器材搁在大车上,由马来拖走,没有汽油就研究酒精替代。训练时,飞机轮胎经常没气,只能学员之间轮流排队用打气筒打气。
“一个个大冬天光着膀子站在那里,打足了才可以起飞,一个晚上气又漏没了,第二天还得继续打。”刘飞保说。
按照飞机飞行训练,应该从初级到高级教练机依次开始学习,但是那时条件不允许,没有初级和中极教练机,只有少量高级教练机,当时学员只能直接上机练习,这是很危险的。“还不会开车,就让你立马开大客车,当时的老一辈就是凭着大无畏精神开飞机的。”刘飞保说。
首飞,见证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70年前的盛夏,东北老航校的教练机首次飞上蓝天,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航空力量开始形成。70年来,人民空军已从当年的“马拉飞机”“酒精代汽油”发展成为一支由多兵种、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战略性军种。
我国在近代社会是极贫极弱的国家,当时没有工业,刚解放的时候不要说生产飞机,连自行车都没有,只能依靠进口工业品。一路慢慢走来,我军从一开始引进苏联飞机,到仿制苏联的飞机,之后在此基础上开始自发研制飞机,如今有了大型运输机的产生,中国空军可以走向世界,从局部走向全局。
常砢说,运-20从作战性能和有效载荷来说,在世界上装备部队大量使用的飞机里应该能排在前5。我国和美国、俄罗斯一样,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从东到西直线飞行要五个小时,对于快速机动带有战略性质的不光是军事方面,也包括国家建设方面,快速运输必须有大型运输机,这体现一个国家的能力。
随着运-20装备入列部队,希望能够形成战斗力,进一步发挥装备性能,改进不足的地方,为将来保卫祖国和支援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京华时报记者 潘珊菊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