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低调”会晤透露什么信号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
可以说,这次中美高层会晤事前非常“低调”,甚至全球媒体在此前都没有什么独家消息。
而且,就在王毅和沙利文会晤的两天前,也就是5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秦刚对伯恩斯强调,当务之急是稳定中美关系、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而当天伯恩斯在其官方推特@USAmbChina上写道,“我们讨论了美中关系中的挑战,以及稳定关系并扩大高级别沟通的必要性”。
舆论正在期待伯恩斯所说的“扩大高级别沟通”何时能够达成的时候,王毅和沙利文便在维也纳低调会晤,还选择以保密方式当面沟通,而且一谈就是两天。可以看得出,这次中美自“气球事件”严重冲击双边关系以来的最高级别会见,双方都十分重视,也都希望在不受舆论过度关注与噪音干扰的前提下,进行充分且深入的战略沟通。
这种战略沟通取得的成果,我们可以从双方发布的通稿中探究一二。
新华社的通稿以及美国白宫的声明,也包括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与美方官员的媒体吹风,虽然简短,但信息量丰富,其中有不少共识性表述,显示中美双方对会谈的基调与成果,基本持正面评价。
新华社的通稿称,中美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白宫的通报也用了三个形容词:candid, substantive, constructive ,和中方表述对照,其实就少了一个“深入”。此外,美国媒体还引述有关官员爆料称,沙利文在会见中明确向王毅表示,美方希望两国关系“走出‘气球事件’的阴影”。《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也称,沙利文告诉王毅,美方希望将“气球事件”翻篇。
当然,双方表述的一些差异,包括议题的优先排序,也在突显各自的关切与侧重,但都不太影响会面的整体氛围,这从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也可以看得出,如果双方交谈不悦,缺乏共识,不仅白宫的表述会与中方差距明显,美国媒体也会借机炒作,放大分歧。由此看来,双方对本次会晤的成果有着共同认识。
而且,新华社通稿与白宫通报都表示,双方同意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渠道。白宫声明还强调,要基于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来推进沟通。
当然,我们并不能乐观地认为这次高层会晤能让中美双方的关系有什么突破性变化,毕竟,美国财长耶伦刚在日前出席G7财长会期间,又拿所谓“中方经济胁迫”说事,鼓吹G7成员国要谋划应对之道。
一些美国媒体分析也认为,拜登对华“示好”是为了安抚担心中美冲突破坏对华贸易和全球经济前景的民主党背后的资本力量和美国盟友。但这可就是共和党人攻击拜登政府“对华软弱”的又一例证。
不过,彭博社相关评论对此直言,“拜登正不顾失去筹码的风险,急迫地寻求对华接触”。但美方所说的“接触”“沟通”,我们一定要分两面看。正如秦刚与伯恩斯会面时表示的那样,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附标题:中美高层低调会晤透露什么信号丨看天下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