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震撼人心的"滴血大教堂"(图)
滴血大教堂,正式名称为“基督复活大教堂”,也被称为“基督喋血大教堂”。其位置在距离涅瓦大街不远处的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旁。
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建造于1883年至1907年,是欧化的圣彼得堡地区少有的纯俄罗斯风格建筑,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皇帝在此遇刺身亡,公元1883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这座教堂。
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是圣彼得堡众多运河中的一条运河,开挖于1739年,其后经数年予以加深并修筑花岗岩河堤。运河东北连接莫伊卡河,西南连接丰坦卡河,全长5公里,最宽处32米。
原名为叶卡捷琳娜运河,1923年以后,苏联政府以俄国剧作家和外交官亚历山大·格里博耶多夫重新命名。运河上共有21座桥。意大利桥是其中一座单跨人行铁桥,因连接大、小意大利街而得名。该桥长约20米,宽3米。
俄罗斯在1853-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使得俄罗斯国内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峰。次年,尼古拉一世去世,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但此时的俄罗斯已是国力衰落、危机四伏。亚历山大认识到,俄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亚历山大二世着手国内改革,他的改革主要有废除农奴制,设立地方自治议会,修订司法制度,充实初等教育,改革军制等,以谋求俄国的近代化革命。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俄罗斯社会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负面效应。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同时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以及由改革带来的混乱破坏了以前的那种安定感,农民的反抗斗争也更加激烈了。致使地下革命组织的恐怖活动不断增多。
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
1874年之后,革命者中的恐怖主义势力抬头,屡次试图刺杀沙皇。公元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意党”极端分子的暗杀。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的遇刺,打断了此前的改革进程。此后的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未能继续实行有效的改革措施,俄罗斯的各种隐患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在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37年之后,俄罗斯帝国灭亡了。
1883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欲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教堂,并希望教堂能充分体现17世纪俄罗斯风格。建筑师帕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特意将教堂设计成具有中世纪俄罗斯风格的教堂,它独树一帜的形象完全迥异于圣彼得堡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其他建筑。1883年9月14日举行了奠基典礼。历经24年的兴建工程,直到1907年8月19日正式完工,并由尼古拉二世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国家政要及皇亲国戚均应邀观礼。
暗杀发生现场的一段街道被封闭在教堂的墙内,因此该段堤防也延伸到了运河中。教堂内,在亚历山大遇刺的精确地点设计了一个祭坛,装饰以黄玉、琉璃和其他宝石。沙皇的血从简单的鹅卵石中溢出,溅到地板上,与周围极为丰富的装饰形成鲜明对照。
教堂高度约81米,占地面积1642平方米,外形宽阔。与圣瓦西里大教堂相比,它的外貌更加美丽、更加生动。教堂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用彩色瓷砖和搪瓷青铜板镶嵌了颜色艳丽的复杂图案,美不胜收。教堂的外部墙壁用瓷砖和上釉的异型砖块以及陶砖镶嵌而成,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轮廓优美,装饰华丽,是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一。古老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形成鲜明对比,这座地道的俄罗斯风格的教堂在欧化的圣彼得堡反而显得另类,别具一格。
1917年,俄国革命以后,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夺,其内部破坏严重。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关闭此教堂。1939年9月1日,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被德国军队围困期间,引发严重的饥荒,滴血大教堂被用作蔬菜仓库,因此得到了绰号“马铃薯上的救主”。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滴血大教堂被用作附近的一个歌剧院的仓库。1970年7月,教堂的管理改属伊萨大教堂。1997年8月,教堂在关闭27年后重新开放,但尚未祝圣,不作为全时间的礼拜场所。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