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金相润后人来南安 感谢雪峰寺助建纪念碑

昨日,韩国抗日英雄金相润的孙子金基凤再次来到南安雪峰寺,在祖父的纪念碑前磕头祭拜。他感谢雪峰寺对重建金相润纪念碑的关心帮助,希望通过努力,找寻金相润遗骨或骨灰,将之带回韩国安葬。

希望找到祖父遗骨带回故乡

金基凤是金相润的大孙子,今年72岁。当天,他带着韩国国家报勋处的2名公职人员来到雪峰寺,参观并祭拜金相润纪念碑。金基凤说,这次带上韩国政府官员一同来雪峰寺,是想感谢雪峰寺在重建金相润纪念碑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金基凤说,祖父参加抗日战争时,爸爸年纪还小,由于通信不畅,所以当年家族内不太清楚祖父的事迹。他也是在高中毕业后,才了解到祖父的抗日英雄事迹,“祖父的事迹在韩国记录得很详尽,我是家族里第一个知道的”。

此外,金基凤还有个未了心愿。他说,祖父的遗骨或骨灰至今仍散落在异乡,希望能尽快找到。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

雪峰寺住持法度法师说,雪峰寺几年前组织整理四众报恩塔时,发现100多个骨灰盒没名字。经考证,这些骨灰盒,年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金基凤说,祖父骨灰极有可能散落在这里面。“待以后医疗更发达后,希望能通过验证,找到祖父骨灰。”他说,在当年习俗下,祖父去世后也有可能采取土葬。“如今雪峰寺正在扩建,若发现有遗骨,希望能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感谢本报对祖父事迹的报道

6月5日,本报报道了金相润年轻时远离家乡到中国,只身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最后因病住雪峰禅寺休养,1927年因不治永远长眠于杨梅群山。

报道见报后,金相润第二个孙子金基宇特地写来感谢信。金基宇是韩国国立釜山大学退休的政治科学教授,对本报报道其祖父金相润的事迹,表示十分感谢。

金基宇在信中说,今年是韩国摆脱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并宣告独立70周年。纪念碑是中韩友谊的象征,显得十分有意义。“我们家族不会忘记泉州这座城市,它是我祖父伟大精神和灵魂安息的地方。”

“1919年,我祖父21岁,他离开祖国并立志为国家独立而战斗。后来,他曾回国一次,之后至死未再回来。”金基宇说,在同日本帝国主义抗争的10年间,金相润和他的团体得到许多中国朋友的支持,这令人难以忘怀,“当时若没中国人民的帮助,祖父甚至无法幸存”。

金基宇说:“我们全家族计划2017年访问雪峰寺,纪念和回顾我的祖父和他为祖国独立的光荣抗争史。”(记者 卓晓熹 邹思敏 实习生 黄小霞)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