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坪山公园郑成功塑像 “马上成功”你知多少?
设计
脚踩侵略者头盔
面向台湾寓意收复宝岛
作为当时分管的副市长,周焜民也对“马上成功”塑像的设计理念一清二楚。
周焜民介绍说,塑像想要表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这一元素,为此,最早的设计方案打算用一只马蹄踩住荷兰的军旗。“克里姆林宫内的塑像就把希特勒的纳粹标志踩在脚下,但由于他是世界公认的罪人,况且针对的是一个已经故去的个人,便较难引起争议。”所以,当时考虑到军旗毕竟涉及一个国家和政府的标志,而如今的荷兰已经不同于过去的荷兰,因而后来将设计方案改成了一只马蹄踩在荷兰殖民者的头盔上,“头盔上并无明显的涉及国家和政府的标志,并且又含有‘丢盔卸甲’的内涵,符合中国传统对于战败方溃败情形的认知。”据悉,当时荷兰大使馆为此还曾经派人来泉州考察郑成功的塑像,但并未提出异议。
此外,马头和郑成功面向的方向均为台湾,寓意郑成功驱荷复台的壮举,又寓示对祖国实现统一的期盼,而马尾巴避开了烈士陵园的方向,符合民俗。
标准
抗受12级台风
马形象多次修改
张千秋说,既然郑成功塑像是要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就要高标准完成。最后选来选去,选了全国著名雕塑家、厦门大学艺术系教授李维祀担任总设计师。而厦大也很重视,专门调用了物理、化学、历史、艺术、台湾研究所的各处专家进行调研与设计。
开始审定时,很多细节做了修改。比如,郑成功的脸部参照了很多国内郑成功的画像,特别是在南安石井的郑成功纪念馆内的画像。周焜民说,厦门的郑成功塑像、福州的林则徐塑像,甚至在美国孔子学院的孔子像也出自李维祀之手,不过擅长人物塑像的他对马的塑像并不太熟悉。刚开始,感觉他雕塑出来的马显得有些颓废,不像一匹战马。后来,有人注意其桌子上摆着一尊唐三彩的陶马,认为他可能潜移默化受到了这匹马的影响。因此,市里有关人员提醒他参考古诗中对马的描述,比如,马的前额应该像竹劈,而非圆润;马的鼻孔应该开得大,才能跑得快;马的颧骨要挺立,才能算是一匹好的战马。
张千秋说,当初设计时,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地质安全性评价、地质钻探、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因为要考虑到那么大的雕像要抗受十二级的台风,还要防地震等。当时周焜民有过让马两只前蹄腾空的想法,但经过设计团队的计算,认为这个方案承重问题很难处理,马身的重心很难找准,这一设想只得作罢。
据悉,开始的设计模型只有一米高,到最后厦大设计团队特地盖了一个大棚,做出了38米高的1∶1的石膏模型。设计方案定下来之后,交由承建单位南京晨光机器厂锻铸塑像。
2004年,郑成功塑像终于屹立在大坪山上。铜像高30米,基座高8米。铜像工艺设计采用外表缎铜拼接,内以铜铁片网空间结构为骨架,基座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网架结构。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