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的来历及传统活动盘点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的来历及传统活动盘点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24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1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个时候的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就会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在这个时候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5天之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是比较稳定的,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的时候,就会常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的现象。
大寒风俗活动:
1、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2、喝粥: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3、“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4、除尘:又称“除陈”、“打尘”。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5、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6、蒸供: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7、赶婚:迷信说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8、赶集: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9、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
关于尾牙的由来:
有一个传说,据说,周朝时有位家仆张福德,因主人赴远地当官,思念幼女,由他伴随主人爱女千里寻父,途中遇到暴风雪,张福德为救其女免受冻死而牺牲自己生命。主人感念其忠诚而建庙祭祀。周武王时加赠封号“后土”,后来人人视其能造福乡里、福泽万民而尊称“福德正神”。
“牙”是中国民间祭拜土地公的仪式。传统习俗中,作生意的人在农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须准备一些三牲四果、香枝与纸钱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礼当中不可少的是一只雄鸡拔毛煮熟的白斩鸡,这是用来象徵生意兴隆的。
在如今,企业的“尾牙”就是指“年会”。企业单位可以利用这一日,举行公司内部的年终聚会,对上一年的公司状况进行总结,并对有功劳的职员论功行赏,是每个企业单位职工最期盼的聚会。
因为年终时也伴随着圣诞、元旦还有春节的来临,所以很多公司干脆就把年会就着这3个节日的期间举办,这样更增添了年会的欢乐气氛。很多企业在“尾牙宴”上也举行一些抽奖活动,企业所有员工都参加,大家和气融融,有着大家庭的感觉。
本文由'戢易蓉'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