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固定的一天吗

  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固定的一天吗

  冬至日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它一般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之间来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民间俗语有言:“冬至到,吃水饺。”而在南方,冬至则要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有驱除寒冷之意。

  冬至时节,天地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应当顺应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多“储蓄”、少“透支”,以求健康长寿。而在冬至后,阳气开始萌发,此时要潜阳补温,敛阳护阴,要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猪肝等。此外,还应多吃些羊肉、鸡肉、带鱼等御寒食物。

  古代测定冬至点

  古代很早就发现一年中不同时候太阳的正午高度是不同的,表投在圭上的影子长短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年当中影子最长的一天即为冬至。

  因为太阳的回归周期并不是恰好等于地球昼夜周期的倍数,一回归年约365.2422天。而圭表测影法只有正午的数据是有效的,太阳到达冬至点(赤纬最南时)也不一定恰好在中午,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而又难以测量的。

  太阳照射下,杆影在午时与土(石)圭相重合的测量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几分钟!这几分钟的时间必须准确记录下来,非常不容易。(这里也涉及到记录“时间”的准确性,钟表漏刻的发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周礼》注:“冬至,日在牵牛,景(影)丈三尺;夏至,日在东井,景(影)尺五寸。此长短之极,极则气至。”冬至影最长,冬至就作为一个天文年度的起算点,冬至的时刻确定得准不准关系着全年节气的预报。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测定准确的冬至时刻。测出两次冬至时刻,就能得到一年的时间长度。这样定出的年,就是回归年,古代称之为“岁实”。

  中国古代利用立表测影法,只要通过对具有极值意义的影长测定,就可以直接判定回归年的长度。《汉书·天文志》记载了此法的原理:“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通‘影’)长短之制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

  通过圭表测影,可知日影最长那天是冬至,实际上应该是太阳过冬至点那天是冬至,但是过冬至点的时间却不一定是中午,万一是半夜呢,这就涉及到精确测量冬至点的问题。

  冬至、夏至在战国时期以前称作“日南至”、“日北至”,表明冬至是一年中日在南天最低位置的一天,日影最长,夏至是日在南天最高位置的一天,日影最短。由于冬至影长,夏至影短,冬至的测定结果比夏至要精确一些。

  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记载了测量冬至和夏至的记录:“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

  只有准确测得冬至的时刻,才能准确地预报季节;有了几次准确的冬至时刻,就能得到岁实的数值。

  因此,测定准确的冬至时刻是我国古代历法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保留下来的我国最早的冬至时刻的观测记录是在春秋时期的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和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

  从理论上说,测得相邻两次冬至时刻,就能求得回归年的长度。

  冬至点是测日影。然后根据测量数据拟合。然后找到极值点,就是冬至时刻。

  但是,由于用土圭简单地观测日影的变化所定出的冬至日期并不很准确,可能有一二日的误差;另一方面,每次到达冬至的时刻并不正好在日中,简单地用土圭观测,并不能得到冬至发生在某一天中的确切时刻。

  古人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尽量利用相隔多年的冬至日的观测记录,以便减少观测误差给推求回归年长度带来的误差。在战国时期的《古四分历》所测得的冬至点在牵牛初度。

  秦代使用的《颛顼历》立春在营室五度,按古度推算,那太阳冬至点的位置也在牵牛初度。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冬至点的实测数据。

  由于太阳的位置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间接推得,早期测定冬至点的方法大致是利用当时给定的冬至日,以漏刻得到夜半的时刻,由这个时刻中天的恒星的入宿度,反推得到太阳的位置。这一方法由于漏刻定的时间难以准确,所以测得的数值也比较粗略。

本文由'盖阳朔'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