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清明有哪些特点
清明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清明有哪些特点
到了清明节气,万物生长,洁净清明。中国黄河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平均温度在10℃以上;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较早的记载是在《淮南子.天文圳》中。按《国语》所载,“四时有八气”历来都包括“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哭,故也。万物齐乎贸,买日清洁齐,清明取明洁之义”。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主要从气象方面加以说明,故后来的清明节有“三月节”之称。而《岁时百问》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及《孝经纬》记载为“斗指乙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又是不同的说法,主要从物象的角度加以解释。
显而易见,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清明节气是因它所处独特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在这样的气候下所出现的物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清明”的景象。正如宋陈元视《岁时广记》引《三统历》所言。“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故清明期间,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大地到处一片盎然生机。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二十四节气演化至现代,其中的“清明”和“冬至”成为遗存节日;但冬至节由于与农事的联系在不断淡化,而清明节的内涵和外延却得到不断扩展,最终成为一个纪念祖先的重大节日。与其他传统节日不一样的是,清明既是节气又为节日。虽然冬至节气也曾既是节日又是节气,但其现在的影响力已远不如清明。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作为节日,清明节与寒食节前后相继,古人常将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故在时间上寒食与清明便没有了严格的界限。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围绕着墓祭主题的民俗活祭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蔚为大观,其中不少习俗就是寒食节遗留下来的。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清明节的祭祖活动,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成为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民俗事象之一。
传统的清明节的起源,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与寒食节(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的时间很接近,到了唐朝,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有一位叫晋文公,又名重耳,在他41岁那年,因为王位之争,他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在陪同的随从中,有一位臣子叫做介子推,当他看到重耳满脸疲惫时,偷偷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了碗肉汤给重耳喝,这让重耳十分感动。后来,重耳登上王位,为了找到介子推,他做了一件傻事——放火烧山,结果没想到却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从那之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现在的清明节。
清明节插柳习俗
清明时节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插柳枝。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古人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柳枝了。民间对插柳还有很多解释。比如,在辽宁西丰、海城等地,人们认为妇女儿童折取柳枝插于头翼或房搪上,是一种招魂之举。在河南阳武,说是为介子推招魂。在河北张北。各家将柳条折下,悬于门前,认为可以驱除不祥;在广平插柳枝于门,是要顺应节气;在南宫,则取柳插门或戴在头上,俗信可令目清不盲。在上海,用柳条将清明祭祀剩余的蒸糕饼穿起来,存放到立夏日,用油煎后给小孩吃,据说可以不座夏(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热的病,小儿多发,多因排汗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皮肤干热,天气越热体温越高等)。
本文由'才捷小郎君'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