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指除夕还是春节 过年那天是除夕还是春节
过年是指除夕还是春节
过年是指春节,春节俗称“年节”。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但就时间来讲,过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岁尾的除夕。
什么是年
年”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一时间概念是伴随着农耕社会的诞生而形成的。由于农业劳作对季候的特殊要求,进入农耕社会的先民们不断地探索,观察时间的转移变化、季节的更替,逐步掌握了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才形成了“年”的概念。由于“年”这一时间概念的产生,才奠定了“春节”形成的基础。从各类历史典籍、出土文献以及目前的考古发掘文物来看,我国早在夏商时代已经步入了农耕文明,那时的华夏族先民们已经逐渐掌握了“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尔雅·释天》说:“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见,“年”的概念形成由来已久,古代先民表达年这一概念的字分M为“载”、“岁”、“祀”和“年”。
甲骨文“年”字的本义,是用来表示谷物的成熟。卜辞中有(求年)之说,即祈求全年的谷类成熟良好,这就是后世的“祈谷之祭”;(受年)也是卜辞中常见的用语,意思是说是获得了一年谷物的丰收,所以《说文解字》称“年,谷熟也”。由于谷物每年周期性的成熟,所以就借用“年”字表示谷物成熟的过程,来表示谷物从耕地、播种、除草管理到成熟收获的一个时间周期,从而形成了时间概念的“年”字。当“年”字由谷物成熟的本义,逐渐演化为表示时间的名词时,年不仅成为春夏秋冬四季相合的时间段代名词,而且也成了计算岁时的一个数字单位。
年”的内容:
一是庆祝丰收和祈求收获的祭祀活动。
这一点既是“年”字的本义,又是祈祷者的愿望。这是年节确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人们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目的就是获得收获和回报,并且祈求在来年能获得更好的收成,这是农耕社会民众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和信念。民以食为天,对靠自然演化获得食物的古代先民来说,没有什么比获得丰硕的收成更重要,因此庆祝丰收、祈求收获就成了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
二是对天地神灵的信仰。这一点从古人把“岁”视为“年”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古代先民受“万物有灵”
观念的影响,视大自然风雷雨电变化造成的各种灾难为冥冥中的神灵操纵,从而祈求他们恩惠和宽恕或赋予战胜灾难的智慧和力量。
这种朴素情感的虔诚表达方式,与后世巫婆神汉们用所谓“降神”愚弄民众、诈骗钱财的封建迷信完全是两回事。
三是崇祖敬祖。用“祀”字来表示年,就是远古先民崇祖敬祖信念的真实写照。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因此“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仍能左右子孙的福祸,因此产生对祖先的敬畏和崇信。遇到喜事向祖灵报告,遇到困难和灾祸祈求祖灵护佑和给予战胜的力量。这其中虽有愚昧和迷信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先的由衷尊敬和热爱。
关于年的传说
据说,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都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跑出来,挨村挨户地残害人畜。
在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一个村庄里去残食,正巧,有两个牛娃,往岗上甩鞭,啪啪地响,“年”不知是何物,吓得望风而逃。“年”又跑到一个村庄,见到一家门口晒着一件红衣裳,“年”吃惊不小,吓得又逃跑。“年”窜到另一个村去残食,从屋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又吓得溜掉了,不敢进村。
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火,怕红,怕明,就想出许多对付“年”的方法。每当腊月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用红纸写“对联”,点上蜡烛照明,点燃大红草,还有敲锣打鼓惊吓“年”的。
果然,把“年”赶走了。人们欢天喜地,相互祝福。为了防备来年“年”再来袭击,每逢“年”来临时,人们总要穿上鲜红的衣服,敲着皮鼓,点燃大红草,燃放爆竹。以后相沿成俗,便成为每逢过年穿新衣、敲年鼓、点大红草、放鞭炮、相互拜年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由来,还有一种传说是:历史上黄帝曾跟蛋尤大战,黄帝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战胜了蛋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本文由'彤爱慧'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