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正切函数(笛卡尔积运算)
笛卡尔正切函数,笛卡尔积运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假设集合A={a,b},集合B={0,1,2},则两个集合的笛卡尔积为{(a,0),(a,1),(a,2),(b,0),(b,1),(b,2)}。
2、可以扩展到多个集合的情况。
3、类似的例子有,如果A表示某学校学生的集合,B表示该学校所有课程的集合,则A与B的笛卡尔积表示所有可能的选课情况。
4、 [编辑本段]笛卡尔积的运算性质 由于有序对
5、D1,D2,…,Dn的笛卡尔积为: D1×D2×…×Dn={(d1,d2,…,dn)|di∈Di,i=1,2,…,n} 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的一个组合不能重复 例 给出三个域: D1=SUPERVISOR ={ 张清玫,刘逸 } D2=SPECIALITY={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 D3=POSTGRADUATE={李勇,刘晨,王敏} 则D1,D2,D3的笛卡尔积为D: D=D1×D2×D3 = {(张清玫,计算机专业,李勇),(张清玫,计算机专业,刘晨), (张清玫,计算机专业,王敏),(张清玫,信息专业,李勇), (张清玫,信息专业,刘晨),(张清玫,信息专业,王敏), (刘逸,计算机专业,李勇),(刘逸,计算机专业,刘晨), (刘逸,计算机专业,王敏),(刘逸,信息专业,李勇), (刘逸,信息专业,刘晨),(刘逸,信息专业,王敏) } 这样就把D1,D2,D3这三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加以对应组合,形成庞大的集合群。
6、 本个例子中的D中就会有2X2X3个元素,如果一个集合有1000个元素,有这样3个集合,他们的笛卡尔积所组成的新集合会达到十亿个元素。
7、假若某个集合是无限集,那么新的集合就将是有无限个元素。
8、 [编辑本段]序偶与笛卡尔积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成对出现的,而且这种成对出现的事物,具有一定的顺序。
9、例如,上,下;左,右;3〈4;张华高于李明;中国地处亚洲;平面上点的坐标等。
10、一般地说,两个具有固定次序的客体组成一个序偶,它常常表达两个客体之间的关系。
11、记作〈x,y〉。
12、上述各例可分别表示为〈上,下〉;〈左,右〉;〈3,4〉;〈张华,李明〉;〈中国,亚洲〉;〈a,b〉等。
13、 序偶可以看作是具有两个元素的集合。
14、但它与一般集合不同的是序偶具有确定的次序。
15、在集合中{a,b}={b,a},但对序偶〈a,b〉≠〈b,a〉。
16、 设x,y为任意对象,称集合{{x},{x,y}}为二元有序组,或序偶(ordered pairs),简记为
17、称x为
18、 定义3-4.1 对任意序偶 ,
19、 递归定义n元序组 ={{a1},{a1 , a2}} = { {a1 , a2},{a1 , a2 , a3}} = < , a3 > = <, an> 两个n元序组相等 < a1,…an >= < b1,…bn >Û(a1=b1) ∧ …∧ (an=bn) 定义3-4.2 对任意集合 A1,A2 , …,An, (1)A1×A2,称为集合A1,A2的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定义为 A1 ×A2={x | $u $v(x = ∧u ÎA1∧vÎA2)}={ | u ÎA1∧vÎA2} (2)递归地定义 A1 × A2× … × An A1 × A2×… × An= (A1× A2 × …× An-1)×An 例题1 若A={α,β},B={1,2,3},求A×B,A×A,B×B以及(A×B)Ç(B×A)。
20、 解 A×B={〈α,1〉,〈α,2〉,〈α,3〉,〈β,1〉,〈β,2〉,<β,3〉} B×A={〈1,α〉,〈1,β〉,〈2,α〉,〈2,β〉,〈3,α〉,〈3,β〉} A×A={〈α,α〉,〈α,β〉,〈β,α〉,〈β,β〉} B×B={〈1,1〉,〈1,2〉,〈1,3〉,〈2,1〉,〈2,2〉,〈2,3〉,〈3,1〉,〈3,2〉,〈3,3〉} (A×B)Ç(B×A)=Æ 由例题1可以看到(A×B)Ç(B×A)=Æ 我们约定若A=Æ或B=Æ,则A×B=Æ。
21、 由笛卡尔定义可知: (A×B)×C={〈〈a,b〉,c〉|(〈a,b〉∈A×B)∧(c∈C)} ={〈a,b,c〉|(a∈A)∧(b∈B)∧(c∈C)} A×(B×C)={〈a,〈b,c〉〉|(a∈A)∧(〈b,c〉∈B×C)} 由于〈a,〈b,c〉〉不是三元组,所以 (A×B)×C ≠A×(B×C) 定理3-4.1 设A, B, C为任意集合,*表示 È,Ç或 – 运算,那么有如下结论: 笛卡尔积对于并、交差运算可左分配。
22、即: A×(B*C)=(A×B)*(A×C) 笛卡尔积对于并、交差运算可右分配。
23、即: (B*C) ×A=(B×A)*(C×A) ¤ 当*表示 È时,结论(1)的证明思路:(讨论叙述法) 先证明A×(B È C)Í(A×B) È (A×C) 从
24、¤ 定理3-4.2 设A, B, C为任意集合,若C ≠ F,那么有如下结论: AÍBÛ(A×C ÍB×C) Û (C×AÍC×B) ¤ 定理前半部分证明思路 :(谓词演算法) 先证明AÍB Þ (A×CÍB×C) 以AÍB 为条件,从
25、 再证明(A×C ÍB×C) Þ AÍB 以C≠F为条件,从x∈A出发,对于y∈C,利用Þ附加式,推出x∈B 得出(AÍB)结论。
26、 见P-103页。
27、 ¤ 定理3-4.3 设A, B, C, D为任意四个非空集合,那么有如下结论: A×B Í C×D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Í C,BÍ D ¤证明思路:(谓词演算法) 先证明充分性: A×B Í C×D Þ AÍ C,BÍ D 对于任意的x∈A、y∈B,从
28、 再证明必要性: AÍ C,BÍ D ÞA×BÍ C×D 对于任意的x∈A、y∈B,从
29、 笛卡尔(Descartes)乘积又叫直积。
30、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在集合A中任意取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任意取一个元素y,组成一个有序对(x,y),把这样的有序对作为新的元素,他们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和集合B的直积,记为A×B,即A×B={(x,y)|x∈A且y∈B}。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胡忆夏'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