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端午节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快乐的端午节作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范文一: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据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说的正是这样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我喜欢端午节是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欢的粽子,还可以看赛龙舟比赛,这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最开心的了。
3、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有着特殊的意义,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五日”……端午节小孩子们都会佩带香囊,端午节大家都会在家里团聚,一起吃粽子,在这一天,我们都很开心。
4、 前年,奶奶还在家里自己做粽子,我在旁边看着,闻着极香的糯米味、搅拌着盘里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这美味的粽子,奶奶说:“看你馋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能吃,再等一会吧!”我听了一脸不高兴,吃不到了,“好了之后,先给你吃。
5、”小时候,我一听到有人大声叫喊:“卖粽子了,一元一个,绝对是纯手工,”我就吵着让奶奶给我买,奶奶没办法,只好给我买我拿着粽子十分高兴,不知怎么,长大之后一听到那个叫卖声,我还是那么幼稚吵着让妈妈给我买。
6、 我只是认为,粽子是一种吉祥和安乐的象征,认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端午节还要赛龙舟,说起赛龙舟我是很在行的,赛龙舟在我国南方是很流行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直到20XX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7、我喜欢端午节,不仅因为可以吃到我喜欢的粽子,因为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向屈原致敬,为他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8、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9、范文二:快乐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
10、插艾叶,戴香囊。
11、吃粽子,撒白糖。
12、龙舟下水喜洋洋。
13、”听到这首儿歌,我们一定想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14、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15、 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
16、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17、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18、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19、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20、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21、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
22、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23、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24、在我们这里端午节的时候,孩子们都要戴上“长命缕”,家家门上要插艾草,以防蚊虫叮咬;并且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粽子,很是热闹。
25、 今年的端午节我跟妈妈学习怎样包粽子。
26、把长长的粽叶围成菱形,放上红枣和江米,再把粽叶包起来,用线绳紧紧地捆住,一个粽子就这么包好了。
27、再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一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28、 我爱吃粽子,但我更爱端午节!范文三:快乐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29、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30、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31、每次端午节,奶奶家都会包起粽子。
32、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
33、 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
34、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
35、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
36、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
37、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
38、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39、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
40、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祢冷之'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