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原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原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句诗意思是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

2、该句语出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词《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全词在一个个典故的层叠中抒发了词人昂扬激越的豪放情怀,表达了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3、全词原文如下:甚矣吾衰矣。

4、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5、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6、情与貌,略相似。

7、一尊搔首东窗里。

8、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9、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10、回首叫、云飞风起。

11、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12、知我者,二三子。

13、白话文释义:我已经很衰老了。

14、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

15、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

16、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

17、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18、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

19、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

20、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

21、不恨我不能见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见到我的疏狂而已。

22、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23、注释:贺新郎:后人创调,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

24、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

25、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26、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27、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28、停云:停云堂,在瓢泉别墅。

29、甚矣吾衰矣:这是孔丘慨叹自己“道不行”的话(梦见周公,欲行其道)。

30、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的壮志难酬。

31、问何物、能令公喜:还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感到快乐。

32、妩媚:潇洒多姿。

33、搔首东窗:借指陶潜《停云》诗就,自得之意。

34、江左:原指江苏南部一带,此指南朝之东晋。

35、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已四年。

36、是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题写的,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

37、辛弃疾“独坐停云”,触景生情,信手拈来,随成此篇,反映了词人落职后的寂寞心境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恨。

38、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

39、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40、”意思是我衰老的很厉害了!很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

41、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

42、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

43、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44、问何物能令公喜?”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

45、“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

46、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

47、这与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

48、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

49、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

50、以下“情与貌,略相似。

51、”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

52、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

53、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54、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55、”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把它浓缩在一个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

56、这里作者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

57、“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58、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句法与上片“我见青山”一联相似,表现出了作者傲视古今的英雄气概。

59、这里所说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渊明一类的人。

60、结句“知我者,二三子。

61、”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

62、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实与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类似,同出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

63、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纪明硕'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